
-
夫妻一方約定將個人所有的房屋與另一方共有,但沒有辦理房產加名登記,贈與方可以請求法院撤銷嗎? 2021-12-27 09:51:03 李麗霞
夫妻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全部贈與另一方,因未辦理房屋變更登記手續,依照《民法典》物權編的規定,房屋所有權尚未轉移,而依照《民法典》關于贈與一章的規定,贈與房產的一方可以撤銷贈與
-
一方婚前付首付,婚后雙方共同還貸的房產,應當如何分割 2021-12-27 09:49:44 羅京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男子發現25歲兒子非親生 訴妻、子索賠百萬房產
來源:離婚律師網 作者:未知 時間:2015-04-16 點擊數:43
二十多年,幾千個日日夜夜,看著兒子一步步地從呱呱墜地的嬰孩長大成人,來自臺州臨海的盧某本該是幸福的,然而,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視若珍寶的獨子居然不是親生的。
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盧某開始走上了漫漫訴訟之路,將自己的前妻與兒子陸續告上了法庭。
跟前妻感情不合離婚后
他贈給兒子價值上百萬的房產
今年56歲的盧某是臨海人。25年前,他與小他兩歲的張某結婚。婚后第三年,張麗生下一名男嬰,取名小波。盧某欣喜萬分,把兒子當成掌上明珠寵著慣著。
為了給兒子和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盧某此后赴外經商。因為頭腦靈活加上肯吃苦,他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錢越賺越多。
但事業成功了,感情卻出了問題。由于長年與妻子分居,兩人的感情漸漸出現了裂縫。最終,2008年兩人決定離婚。
想到自己長期不在家,沒能照顧好兒子,如今又鬧離婚,盧某覺得很愧疚,于是在離婚時,盧成國將一套價值上百萬的房子贈予兒子小波,一是作為之前虧欠的補償,同時也是當作兒子將來的婚房。
心有疑慮做了DNA鑒定
養育24年的兒子竟然不是親生
2012年8月,有人向盧某透露了一個消息:小波可能不是你親生的,可能是張某與他人曖昧時懷上的。
一開始,盧某并不相信,可人家說得有根有據,再回想起十幾年來,不時有人說兒子長得跟他不像,這不由讓他疑竇頓生。
為揭開真相,盧某打算做親子鑒定來證實傳言。做親子鑒定需要血液和唾液等樣本,他不想驚動兒子,于是就收集了兒子嚼過的口香糖殘渣,提取了唾液;血液樣本則是通過帶兒子做體檢時拿到的。
隨后,盧某幾次委托不同的鑒定機構進行親子鑒定,所有的鑒定報告都做出了相同的結論:小波確實不是盧某的親生子。
對于盧某來說,這無異于晴天霹靂,想到自己傾注了二十多年心血的兒子竟然是前妻與他人所生,他覺得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盧成國先后將盧波和前妻告上了法庭。
法院判定房屋贈與合同無效
前妻賠償各項費用14萬元
2013年9月,臨海市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審判決,確認盧某與小波不存在親子關系。
2014年3月,盧某又將小波訴至法院,要求法院判決撤銷之前的房屋贈與合同。臨海法院審理后認為,盧某對小波的贈與行為可歸為存在有重大誤解情形,目前房屋權屬仍登記在盧某名下,財產權利實際上并未發生轉移,故決定依法作出判決撤銷了贈與合同。
2014年6月,盧某再次上法院,為多年的撫養費和精神損失將前妻張某訴至法院。昨日,法院一審判決張某賠償盧某撫養費及精神撫慰金等共計14萬元。
臨海法院承辦此案的許建敏法官表示,夫妻之間負有相互忠實、忠誠的法定義務,如果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與他人生育子女,隱瞞真相,另一方要求返還撫養費并賠償精神損失的,應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