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夫妻一方約定將個人所有的房屋與另一方共有,但沒有辦理房產加名登記,贈與方可以請求法院撤銷嗎? 2021-12-27 09:51:03 李麗霞
夫妻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全部贈與另一方,因未辦理房屋變更登記手續,依照《民法典》物權編的規定,房屋所有權尚未轉移,而依照《民法典》關于贈與一章的規定,贈與房產的一方可以撤銷贈與
-
一方婚前付首付,婚后雙方共同還貸的房產,應當如何分割 2021-12-27 09:49:44 羅京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過錯財產分割中應堅持什么原則
來源:離婚律師網 作者:未知 時間:2014-10-11 點擊數:22
我國婚姻法規定的要求幫助,請求補償和過錯賠償制度構成了婚后保護弱者或無過錯者的三道關口。它們的建立最大限度的體現了男女平等原則、個人所有權 的公平原則及保護弱者原則。給予弱勢方的幫助,對付出義務較多方的“補償”,對無過錯方的“賠償”,充分發揮了婚姻家庭的社會功能和經濟生活功能,保證了自由離婚的同時又對有過錯方進行了懲罰,這在目前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尚未健全,社會資源的組合未盡優化的國情下具有一定的進步性。但是這三種制度在實踐運行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因而在今后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完善。
1.建立贍養費給付制度
所謂贍養費給付制度,是夫妻離婚后贍養費給付權人因患病、負傷、貧困等情況下,不以另一方過失為要件請求對方給予經濟上幫助的權利。并且此權利 僅終止于請求人與他人結婚或被請求人無支付能力。國外多數國家亦有此方面的規定。
2.放寬經濟幫助的條件
離婚時的經濟幫助,在司法實踐中存在著試用條件過于苛刻,受助者范圍小,住房幫助難以落實等問題。因此需要放寬經濟幫助的條件,規定只要離婚使一方生活水平下降,即可要求對方給予經濟幫助。法律也無須限定以提供住房的使用權或所有權為經濟幫助的形式。
3.對生活困難重新定義
夫妻離婚后一方依靠分得的共同財產和個人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的屬于生活困難,對于離婚后,一方即使能夠維持自己的生活,但生活水平比婚姻存續期間明顯下降,也可視為生活困難。